top of page


聖經365: 大力天使與小書卷
參考經文:
啟示錄 10:1-6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金言甘雨: 追求那更大的恩賜
默想與反思:
1 「愛」字在甚麼經文中找到?這些經文有甚麼意思?
2 你說話時有帶著愛心嗎?別人能夠感受到你說話中的愛嗎?
3 你運用恩賜和事奉時,是否由愛心出發,不是例行公事?
4 你有奉獻和為別人犧牲嗎?你做的時候,是否不勉強,帶著愛心去做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走在主的光中,黑暗不能遮蔽你
今天的清晨妥拉提到 雅各及拉班相互指責,最後彼此分道而行,聖經後來也沒有記載他們有再相見的一天。拉班原是雅各的岳父,本應是相親相愛一家人,但是彼此之間的鴻溝沒有辦法修補,以致各奔各路不能同居。
那鴻溝在今日的社會中也隨處可見,甚至可以說更加嚴重。當人與人之間不存在信任時....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8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金言甘雨: 恩賜是同一位聖靈所賜
默想與反思:
1 神給了你什麼恩賜?
2 你認為這些恩賜是神所賜予,還是你自己努力得來的?為甚麼?
3 你的恩賜是用於事奉神嗎?
4 你的恩賜如何能夠叫人得益處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

光照在人前使人得福│6.12.2024
十二月六日的清晨妥拉提到 雅各要求離開拉班回到本鄉去,拉班對他說:「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請你仍與我同住,因為我已算定,耶和華賜福與我是為你的緣故。」 拉班看到雅各的生命有神的同在,因此,使他深深知道自己所蒙受的祝福是因雅各而得的。今天我們可否反思,我們在地上的生命有沒有活出基...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7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聖經365: 第六號 幼發拉底之戰
參考經文:
啟示錄 9:12-21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6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金言甘雨: 假如全都是一個肢體,身體在哪裏呢?
默想與反思:
1 你對基督的身體,就是教會,有歸屬感嗎?
2 你有否與其他弟兄姊妹,以恩賜彼此配搭,以愛心互相包容嗎?
3 你如何為軟弱的弟兄姊妹加上體面?
4 你有否與弟兄姊妹同苦同樂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6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金言甘雨: 主耶穌設立聖餐是為了甚麼(三)
默想與反思:
1 在守逾越節中,耶穌做了一件什麼事?
2 守聖餐對我們有什麼意義?
3 「拿起、祝謝、擘開、給予」這四個階段對我們有什麼啟發?
4 聖餐與得着永生和與基督一同作王有什麼關係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5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

愛能帶來轉化│4.12.2024
今天的清晨妥拉提到 雅各為拉結服事拉班七年,他因深愛拉結就看這七年如同幾天。然而,他中了拉班的圈套,到了日子滿足時,拉班卻將大女兒利亞給了雅各。最後,雅各要服事多七年才能娶拉結為妻。
在這件事上,我們看到雅各並沒有可憐自己的遭遇,也沒有圖謀報復拉班的欺騙,因為他深愛拉結....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5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聖經365: 無底坑蝗蟲
啟示錄 9:3-4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金言甘雨: 主耶穌設立聖餐是為了甚麼(二)
默想與反思:
1 你在聖餐前有省察自己的習慣嗎?你平日也有省察的習慣嗎?
2 你有按規矩享用聖餐,知道是為記念主,而非例行公事嗎?
3 你有否省察自己得罪主和得罪弟兄姊妹的地方?
4 你有否省察自己的外在行為,和別人看不見的內心的態度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



聖經365: 蝗蟲與亞玻倫
參考經文:
啟示錄 9: 5-12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4日讀畢需時 1 分鐘
金言甘雨: 主耶穌設立聖餐是為了甚麼(一)
默想與反思:
1 你與弟兄姊妹相聚時,是以吃喝玩樂為中心,還是以記念主耶穌為中心?
2 你過往「記念」甚麼事情居多?有否忘記了「記念」主耶穌?
3 聖餐的意義是記念主耶穌為我們作了甚麼?
4 在享用聖餐時,你至少可以「記念」哪三件事情?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3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



趁還有今日總要尋找主
今天的清晨妥拉 提到 雅各在逃往母舅拉班的路上遇見神向他顯現,及後許願說:「 神若與我同在,在我所行的路上保佑我,又給我食物吃、衣服穿, 使我平平安安地回到我父親的家,我就必以耶和華為我的神, 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,凡你所賜給我的,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。」......

Only One Gate
2024年12月2日讀畢需時 2 分鐘
bottom of page


